睢县数字图书馆
使用指南
睢县白楼村名的来历
作者:徐永峰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添加时间:2016年12月06日

 

 

白楼,位于睢县东南21.5公里。北与河堤乡隔河相望、西与平岗镇接壤、东南与太康、柘城两县毗连。乡人民政府因驻在白楼村而得名。

   白楼乡历史悠久、文化内涵丰富。此地虽曾遭受过无数次的自然和人为摧残;但是,境内仍然还保留有不少文物古迹。例如,至今在白楼境内还保留有:东岗、西岗、后岗、安陵岗、马岗等地名。并且,在上述诸岗的土层里多有古墓葬和文物出现.这就证明:上古时期的人类曾在此进行过劳动与繁衍生息。除此之外,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至今还能找到不少古代的寺、庙遗址和遗物。如今,我们依靠这些文物古迹为线索,仍然可以找回一些失去的历史记忆。

 

一、白楼村与白衣堂的历史文化渊源

   目前,在白楼村大街北部的文化广场南侧,有一座坐南朝北的白衣奶奶庙”.据当地村民讲:这位白衣奶奶就是《白蛇传》里的白素贞......笔者听后感到诧异。心想,莫非那位由千年蜕变的白娘子,还会与这里的白氏家族有着不解之缘。于是,我便围绕此事展开了调查。结果,我在这座白衣奶奶庙内发现了一块老石碑。于是,我便将碑文拓印了下来。其碑文如下:

    “重修白衣堂碑记:数十年来、古庙之废、不可枚举、非急功也;非好义也;非务美丽求壮观瞻也。斯神之灵、迂于邮政、故庙之替、萧然倾颓,有风*相之。曰:此地宜庙镇之。他庙虽废,此废不可废、废则於此寨有妨、而况且佑世也。默深济众、有求必应、普救之仁、遐迩共闻。我白氏感被庇*之宏,不忍坐视坵墟。合族会议、贫富乐捐切切於、革故鼎新外可以蔽风雨、内足以安神明;*豆声香、永*不朽矣。夫重修虽不敢曰功*义仁人君子、亦不得谓非非善事也、是为记。落款为:训痒生白宗汇撰文:河南省五高级中学毕业苗久*书丹。后附有:山主、白应元、三世子白学同;管主:白崇*、白*相、白崇保。以及当时建庙乐捐者39人、皆为白氏族人、共捐款十二万元。此碑立于中华民国三十三年。距今已有72年的历史。由此看来,此庙、此碑皆与居住在这里的白氏家族渊源至深。

     1白氏始祖在此落难遇神仙、逢凶化吉

   据当地时年76岁的白忠湘先生讲:此庙最早建于何时?目前已无从考证。我们只听上辈老人传说:当年,朱元璋平定天下后,定都南京。封他的第四子朱棣为燕王。后来,燕王篡位,登上了皇帝宝座。当时,白氏始祖白鸾为朱棣的御前指挥使,可谓功勋卓著。一次,朱棣御驾亲征去平定逆反势力途径此地。只见此地山岗陡峭,行走艰难。再加上人困马乏已到了进餐时间。于是,朱棣便下旨让部队在此暂停片刻。此时,白鸾由于护驾劳累过度,突然倒地。昏迷中他梦见有一位身着白衣的女神仙对他言到:白鸾,你是我白氏娇子,生性仁厚、忠心耿耿、。怎奈你保的这位皇帝生性残暴,比他父亲犹过之而无不及;你伴君如伴虎,还不如做一介平民,替我白氏建功立业,繁衍子孙......”

   此时,朱棣又下令前行。当他看了白鸾的病情后,觉得他生命无望,便狠心将白鸾抛弃在这里。但他并没有料到,白鸾被人抬到了山岗上的一座名为直阳的小破庙里。经过好心人的精心照料后,他竟然又奇迹般的苏醒了过来。当时,他在这里看到的第一眼,便是神台上端坐的那位,面带微笑,身披白纱的女神仙塑像。

 

2好心自有好报,还愿修建白衣庙

   白鸾孤身一人在此流浪度日数载。无奈之下便给当地大户丁家扛长工。期间,他受尽了欺辱和冷落。但是,由于白鸾聪明能干,以德报怨;最终赢得了村民的同情和支持。白鸾在此结婚生子,逐渐站稳了脚步。后来,这里的丁氏家族逐渐衰败,而白鸾却是初日东升,人丁兴旺了起来。白鸾每当想起这些,自己总认为是那位身穿白衣的女神仙在暗中庇护的结果。于是,他发家后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出资修建山岗上的那座直阳庙。并且对子孙们讲:从今以后,该庙就更名为白衣奶奶庙。因为,她是我们白氏家族的保护神,我们要把她当成老奶奶供奉着。

    后来,这里的白氏家族不断向外发展壮大,又置田数顷,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大户人家。于是,白鸾的后代不忘祖训,在当时的直阳庙东南进出的另一座大岗上,大家又集资为白衣奶奶建起了一座高楼,并将此楼取名为白衣楼

   二、有关白衣奶奶的神话传说

   当时,为了庆贺白衣楼建成,当地的老会首和庙主共同商定,准备在二月二那天唱台大戏。于是,老会首便激萌到处去找戏班子。他一连去了多处,寻问了暑假;结果,这些班主们都说台口太多,忙不过来。老会首听罢,只得垂头丧气的赶忙往回赶。

    二月二那天早上,老会首刚从外地赶回到村口,就已听到白衣楼前锣鼓喧天,热闹非凡。当他走近一看,顿时愣住了,只见有两台大戏正在这里对着唱哩。老会首心中纳闷,便急忙找到庙主询问:这是谁写的戏呀?老庙主反问道:这戏不是你写的?于是,他们二人便急忙登上后台询问戏班班主。二位戏班班主言到:是你们白家的一位身穿白衣大褂的阔公子前去交的押金,写的戏呀......老会首看看庙主,老庙主看看老会首,他俩异口同声的说:这是咱家的白衣奶奶显灵啦!从那以后,白衣奶奶的香火更加旺盛了起来。其中,来这里有烧香许愿的、祈福求子的、也有真心问道的。大家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,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

    此时,尽管白鸾已是子孙满堂,但是,白衣奶奶仍觉得白氏子孙繁衍太慢,于是,她就托梦给庙主,让他每天都煮些点有红点的鸡蛋放在自己的神位前,专供那些前来求子的人家领取。其中,也有个别不出息(不守规矩)的,竟然一次拿走几个。回去给那些不孕不育的人吃后,不出一年就能喜得贵子。有的人因为多吃了,便生出了双胞胎或多胞胎。从那以后,方圆百里的人们都来此庙讨要染有红点的鸡蛋,其实就是鸡仔(吉祥如意之子)。

    另外,传说白衣奶奶还有一位干妹妹,听说白衣奶奶在此的香火兴旺,就来投靠姐姐,想在附近的大岗上住下,跟着姐姐沾点光。白衣奶奶跟他说:另立山头还需得到王母娘娘的批准方可!没过多久,正赶上她们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会。白衣奶奶就把妹妹的想法汇报给了王母娘娘。站在一旁的吕洞宾和牡丹仙子闻听此言急了,说道:我们早就看中了那块风水宝地,只是还没来得及跟您汇报.......王母娘娘见两人同争一块宝地,顿时犹豫不决。白衣大仙见状,忙提出建议:那就让我们比法力吧!如果谁赢了,谁就是这座山上的大王......

    吕洞宾为了证明是自己先占领此山,便将宝剑插在了这座山的顶上。但是,他万万没有想到,他的一举一动全被躲在暗处的姐妹俩看得清清楚楚。待吕洞宾走后,白衣奶奶就让妹妹脱掉一只绣花鞋,并且埋在了吕洞宾的剑尖下。

        “白衣奶奶与吕洞宾都回到了王母的身旁,并且争着说是自己首先占领了此山。王母娘娘言到:你们说话要有根据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那咱们就一块前去看个究竟吧......待吕洞宾得意忘形的将剑拔出时,剑尖上竟然带出了一只绣花鞋。王母娘娘看后,哈哈大笑后说道:吕纯阳,你就不必再与她们姐妹俩再争了。赶快去睢州城内占领那座刚堆好的袁家山吧。吕洞宾自知吃了个哑巴亏,便垂头丧气的登上了袁家山。从此,袁家山改成了吕祖庙

    三、关于白衣奶奶真实身份的探讨

    白楼村民为何说白衣奶奶就是白素贞?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:此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。因为《白蛇传》的故事起源于我国的北宋时期,并且发源于豫东地区(笔者所言的豫东是80多年前的老豫东、即今日的开封以东地区)。其原形为魏晋时期左思在《魏都赋》中记载的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;犊子套黄牛、游息黑山中。后与连眉结合、俱去、人莫能追。,后来,这个故事在民间经过传说和文学传统酝酿、萌芽、又经过上千年的发展,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普遍接受的《白蛇传》故事。特别是近十多年来,人们通过电视连续剧《新白娘子传奇》的播放,更加熟知白素贞了,并且也知道白素贞是由千年蛇妖蜕变的。尽管如此,他们也愿意将白素贞当作是能够帮助自己的真、善、美之女神。

    关于蛇的传说,在中国由来已久。传说中的女娲、伏羲都是人首蛇身。而且,有关白蛇的记载,在《山海经》中已经出现。如《山海经、北次三经》中说:*之山、其下有白蛇。同书《中次十二经》称:柴桑之山......多白蛇等等。但是,真正将白蛇蜕变成人的故事,还可追溯到唐文言小说《李黄》(出自《*异志》载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五八)。因此,也有人认为;“白衣奶奶即是伏羲的女儿宓妃。

    宓妃,又称雒(同)嫔、溺死于洛水、遂为神。古代汉族文化传说中的洛水之神;宓妃原是伏羲的女儿,黄河水神河伯之妻,羿射伤河伯后,宓妃与羿结合。在《楚辞、天问》中有 故羿射夫河伯、而妻彼雒嫔、水神、谓宓妃也。另据《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演义》说:宓妃即为嫦娥

    四、宓妃弱水的地望考

    目前,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,不少历史悬案和不解之谜,通过相关网友之间的共同讨论、研究、学习、交流,正在被逐步找到答案,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。比如,有不少考古专家和历史研究学者认为:最早的河洛文化并非发源于现在的航和、洛河之间。因为现代黄河之名的出现,大致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,发现有黄河出于阗(现新疆和田),东流至盐泽、再潜行地下、南出为河源的说法而来。这说明汉代之前的并非是指黄河。而且,现在洛河之名的出现,大致也在西周周公卜洛,建东洛邑之后。在西周之前,今洛阳那里即无洛邑,也无洛河。其实,真正早期河洛文化的出现时间,至少可追溯到商代之前。那么,旧洛水又会在哪里呢?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:今郑州荥阳黄河下游的分支,古名鸿沟应该就是名副其实的古洛水。它当时流经中牟、开封、杞县;在睢县境内遇恒山而受阻,又叉出了睢水,为东南流向。因为这片区域完全符合洛书九宫图天水方位的流向。所以,上古时期,宓妃溺死的地方,实际上就在今日睢、杞二县交界的不远处。

    综上所述:白衣奶奶原是伏羲的女儿宓妃也好,或者是后来的千年蛇妖白素贞也罢!反正她们都是上古太昊伏羲氏和女娲的后代。她们最早都是生活在中原一带。所以,才能在此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。尽管这些传说年代久远,当今的人们对它已理不清根源。但是,老百姓都乐于为她们建庙、立祠、塑像。并且,以这种无形的物质存在,来弘扬和满足着他们有形的精神追求。所以,每当老百姓进庙看到白衣奶奶那幅和蔼可亲、慈祥的面目时,都会不由自主的走向前去,对她进行顶礼膜拜。这正是中华古文化原素在此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。但是,她随时都要顺应时代的发展,帮助子民们排忧解难,只有这样:老百姓才会把她继续供奉为自己心中的神仙